宠我网

2598人看过 →

一部被拒之门外的作品——记录片dvd《征战清朝》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22:51:00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被拒之门外的作品——记录片dvd《征战清朝》

欧洲人后来这样描述蒙古骑兵的战术:成吉思汗的勇猛的士兵们在马上作战。蒙古军队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人多势众。他们快速运动的骑兵部队如潮水般席卷过主要由步兵构成的敌军部队侧翼,敌军士兵往往要撤退到设防的城市中才能保全姓命。食品和饮水供应被切断后,蒙古人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
    蒙古人还发明了一种迂回包抄战术,以一定数量的骑兵以正面队形与敌人接战,而主力部队适时包抄到敌人的后侧,前后夹击,或给以分割包围。这种战术也在战争中屡屡奏效。直到火器得到初步发展后,骑兵的优势才得到抑制。
      明朝军队非常注重火器的装备和训练,正是凭借火器和其它战斗器械的优势,明朝才得以勉强将蒙古残余势力限制在长城以北。
      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队,则完全反映了骑兵的这种战略优势。由于骑兵具有极强的战略机动姓和突击能力。所以往往得以决定战争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突然发难后,明朝朝野震动,决定发兵征伐,出兵前明朝向努尔哈赤提出,努尔哈赤只要释放被掳略人口,就可以继往不纠,后金非但不放人,还提出明朝给予银两布帛等无理要求,决心与明开战。
      明朝决定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统帅杜松、刘铤、马林,李如柏四部。杨镐主持谋划。对于征讨努尔哈赤,杨镐提出了所谓“分进合击”的战略布置。
      全军分为四路,西路由杜松率领,由西面攻打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北路由马林为主将向南攻赫图阿拉的北面,南部分为两路,一路为中南路为辽东总兵李如柏主持进攻赫图阿拉南面,一路为侧南路由主将刘铤率领从东南方出发,攻打赫图阿拉动东面。各部分别进军,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四面合围后金。
      杨镐的战略,在根本上就存在着巨大的错误和漏洞,这是因为与农耕社会不同,后金处于半渔猎半游牧的社会形态,城市在其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不大,后金占抚顺后曾毁城而去,就很说明问题。杨镐指挥的明军既使真的拿下赫图阿拉也难说取得胜利,后金完全可以在明军大部辙退时给予打击。所以打仗最首先的目标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占领一座毫无战略价值的孤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成都宠物论坛|手机版|成都宠物网搜索|百度|谷歌|宠我网 ( 蜀ICP备07500266号 

GMT+8, 2024-6-2 13:29 , Processed in 0.156361 second(s), 17 queries .

© 2007 By www.Petovo.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