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我网

楼主: 习惯

《投名状》里几个最大最没搞明白的问题

16
发表于 2007-12-26 11:21:00 |只看该作者

《投名状》里几个最大最没搞明白的问题

哈。没人谈影片质量如何,却在那鸡蛋挑骨头胡乱批历史,别说你们一群无知之辈,就算沉淫数十年的历史专家都不敢何证哪一段历史是百分百真实的,更何况是一部二小时的电影,你想让它把几十年,几十百,几千年的历史原原本本演给你看?容我说一句,白痴都不干这事。

17
发表于 2007-12-26 11:22:00 |只看该作者

《投名状》里几个最大最没搞明白的问题

怎么衡量一个片子的质量?
  就看使多少银子,多少巨星?
  破绽太多,不合逻辑的片子怎么谈得上质量.
  攻苏州有一镜头,到了打南京又用了一次.挖得跟淮海战役时一样一人多深的战壕.用心看的观众看到这心里不堵才怪.
  其实有时猛一看不合情理,但是高明的导演能解释好,铺垫好.比如"金刚",大猩猩谈恋爱,都能把女观众煽得直想哭,那才叫水平.

18
发表于 2007-12-26 11:23:00 |只看该作者

《投名状》里几个最大最没搞明白的问题

庞青云本来就是野心家,控制不了耿直仁义的2虎,又接到朝廷暗示,杀了2虎也是理由充沛。。

19
发表于 2007-12-26 11:23:00 |只看该作者

《投名状》里几个最大最没搞明白的问题

二虎立了那么多战功,在军队威望高,不杀他怎么能消除他的影响力呢?何况青云还想上虚惊类呢

20
发表于 2007-12-26 11:25:00 |只看该作者

《投名状》里几个最大最没搞明白的问题

最大的破绽还是,庞为什么要杀赵?电影里面那个沉鹜果决的庞青云,一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而杀赵,二不可能为了三个老家伙的一句话而杀赵,因为赵是他的班底,是他的本钱,是他实现野心的筹码。就像曾国藩不可能杀彭雪麟,袁世凯不可能杀段祺瑞一样。
    
    编剧这么编,使得后半部的庞就像一个愣头青一个弱智,明显不合逻辑。如果要庞杀赵,需要更深刻的冲突,而这个冲突,现在国内低水平的编剧还想象不出来。
  --------------------------------------------------
  中国人现在怎么都喜欢自以为是?都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

21
发表于 2007-12-26 11:25:00 |只看该作者

《投名状》里几个最大最没搞明白的问题

觉得好奇怪,这是部电影,不是纪录片,怎么还有人喜欢看了娱乐的东西就开始深挖历史细节。
  ---------------------------
  1、二虎听戏时候,戏文是真唱了他们三兄弟的故事,还是历史上其他类似的故事,而只是二虎心有戚戚然,才处理成了这样,如果这样那么镜头给何魁,背景里也有“赵二虎,庞青云。。。”
    好像一般人都不会这么做吧,自己听自己的故事,还是唱赞歌姓质的,恶心了点,而且那时候三人日渐生隙了
  
  ----这位老兄,你有点社会经验好不好??
  
  2、最大的破绽还是,庞为什么要杀赵?电影里面那个沉鹜果决的庞青云,一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而杀赵,二不可能为了三个老家伙的一句话而杀赵,因为赵是他的班底,是他的本钱,是他实现野心的筹码。就像曾国藩不可能杀彭雪麟,袁世凯不可能杀段祺瑞一样。
      
      编剧这么编,使得后半部的庞就像一个愣头青一个弱智,明显不合逻辑。如果要庞杀赵,需要更深刻的冲突,而这个冲突,现在国内低水平的编剧还想象不出来。

22
发表于 2007-12-26 11:27:00 |只看该作者

《投名状》里几个最大最没搞明白的问题

楼主所提到的最后的暗杀,我在《也说投名状的几大败笔》中也有类似的看法,巡抚又不有兵权还是次要的,因为有不由并全不完全取决于你的官职,很大程度上在于你的人脉,但是朝廷暗杀千里之外的地方大员,本身在逻辑上就是可笑的。
     遵循历史上的刺马案,改成何魁之流和三公联手杀得就比较合理了。
  --------------------
  顶这个,我也觉得杀庞的情节,如果写得更复杂一点更合理,甚至我希望是这样,何魁和三公拉拢午阳,利用午阳的手除掉庞,再除掉午阳,这多好,这才是政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成都宠物论坛|手机版|成都宠物网搜索|百度|谷歌|宠我网 ( 蜀ICP备07500266号 

GMT+8, 2024-6-16 05:11 , Processed in 0.149885 second(s), 17 queries .

© 2007 By www.Petovo.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